每個人都有一個賺錢的夢想。能不能實現,看能力和機遇。想要一夜暴富,除了中彩票、繼承遺產等傳統項目外,還有一部分人可能會誤入歧途。
我和喬院長曾經是好同學,但是畢業后相處的并不好。兩人又一次一拍即合。他們想大干一場,炒黃金!
以高中富二代的人際關系和激情演講,被鄙視的體無完膚,招商失敗。
但是,這些公子哥不是沒心沒肺,而是拿出10萬美元的精神損害賠償。作為嘲諷以前同學的道歉,也作為炒黃金的股票基金。
至此,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億萬少年俱樂部》有了啟動資金,開始了瘋狂之旅。
可惜這不是勵志雞湯片,而是傳記片。
有10萬美元的野心,做就做,效果卻是賠了5萬!
從樂觀的角度來看:輸了一半,還剩下一半。
這就是喬的鬼馬所在,剩下的5萬美元描述為盈利,吸引更多的富二代股東。
電影中的這個設定讓人物立刻立體起來。
一方面,抑郁的喬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才華,投資眼光也確實很差。但他有理想有抱負,頭腦靈活,懂得改變。
失敗者有一點智慧,就為以后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富二代投資人的描述也很有意思。他們有多傻,隨便相信50%的利潤率?
影片中對這個群體的描述符合大眾的固有印象,他們渴望做點什么,向家人展示自己的能力。事實上,他沒有經驗,但他是個好手。
所以他們和喬、迪恩一樣有著“一夜暴富”的夢想。他們不覺得被騙,也懶得深究。
當越來越多的高富帥被騙進來,在雄厚資金的支持下,這些少年能從此走向星光大道嗎?
那將是一天!
別忘了,投資公司拆東墻補西墻來吸引人,這本質上是一個龐氏騙局。
原來的黃金投資一直在虧損,通過一些上不了臺面的業務周轉資金,當現狀達不到余的預期時,誤入歧途是遲早的事。
當一切都太順利的時候,很容易掉以輕心。
這個被認為“天衣無縫”的計劃震驚了一代富人。結果小騙子遇到了老騙子。
智商不能比,小伙子。
貴在體能好,于是騙財變成了索命。等到第二次鬧出人命,事情早已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結局的翻車屬于意料之中,兄弟反目,一人背鍋,女朋友果斷分手。一夜暴富,夢醒!
影片元素豐富,穿插了不少很現實的道理。
比如包裝與虛榮。
把一個空殼公司假扮成高大上的俱樂部,從產品到理念,通過包裝來吸引或者說騙取投資者的信任。而不差錢的投資者們,或多或少因為攀比的虛榮心,而甘之如飴。
關于口碑與利潤。
片中關于如何拉人入伙有短暫的鏡頭描述,口口相傳成了最好的廣而告之。然而所謂口碑是建立在利潤的基礎上,浮躁的心態和廉價的信任,戳中痛點。
其實,這是一場非典型的龐氏騙局。組織者無意卷款跑路,更注重貪圖享樂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自認為有能力的傲慢,無所不能的囂張,讓10萬到億萬美元的迅速膨脹,注定是個泡影。
《億萬少年俱樂部》被稱作少年版《華爾街之狼》,可惜對于迅速積累財富的具體步驟介紹并不詳細。在完成度上,也比不過同為金融類電影的《大空頭》。
整體來講娛樂性不錯,內容豐富。一群青春俊男中間,艾瑪.羅伯茨充當“花瓶”。
港版譯名很是可愛,叫《華爾街狼群》。嗷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