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時常詬病那些演技浮夸、心性浮躁,只知道維持光鮮外表、為了熱度和流量不惜無節操無下限的影視劇演員。
相比起來,人們更愿意重看經典老劇,更喜歡的是那些演繹經典的老戲骨、好演員。
1947年,經典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問世,人們記住了在電影中將一位愛慕虛榮的交際花演活了的女演員——舒繡文。
舒繡文曾是中國話劇舞臺上的四大名旦之一,她在世時不僅擔任過全國人大代表,2005年還被評為“中國電影百位優秀演員”之一。
盡管演藝事業光輝璀璨,但舒繡文的整個人生仍然充滿了悲慘的氣息。
為生活所迫,年紀輕輕就進入舞廳謀生
1915年,舒繡文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一個非常窮困的教師家庭中。1921年,6歲的舒繡文隨著父母搬遷到了北京生活。舒繡文是一個膽子很大、又十分活潑外向的人。
進入北京的小學讀書后,舒繡文就時?;钴S在校園的演出團隊里,喜歡表演的她在臺上不僅落落大方還會編導小劇本,因此倍受學校師生的喜歡和稱贊。
凡是看過舒繡文表演的人都說:將來舒繡文一定能演戲,一定能成為大明星。
念初中時,父親染上了難愈的肺病,不僅失了業,還對外欠下了不少債務。
舒繡文早早地就接受了生活的殘酷和現實,輟學后的她外出謀生以減輕母親的重擔,還化名為“許飛瓊”到舞場中當了一名舞女。
在舞廳里,聰明外向的舒繡文不僅把交際舞跳得風生水起,還憑借靚麗的外表和清麗的嗓音成為了舞廳的主唱。很快,舒繡文便成為了那家舞廳的“頭號紅牌”,享譽北京。
在他人看來,一個正值上學年紀的小姑娘被迫要進入魚龍混雜的舞廳上班掙錢,算是命運坎坷,也是人生不幸。
但命運就是喜歡不按常理出牌,舒繡文雖然沒有在學業上取得成功,可她通過社會實踐學會了諸如歌唱、跳舞等一些表演技能。
因為接觸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而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素材,無形中為日后走上表演道路增添了成功的因素和機會。
先是走進上海話劇社,后來又成為優秀的電影演員
1931年,舒繡文到上海去尋找新工作、新生活。一開始適合她的工作并不好找,普通話比較流利的她只能先找到一份在影片公司教國語發音的工作。
公司里的人見她發音純正,還讓她為《歌女紅牡丹》做后期配音工作。
1年之后,舒繡文逐漸借由工作而結識了許多話劇社的老板,她毛遂自薦,先后在五月花劇社、春秋劇社、集美歌舞劇社擔任了話劇演員。
話劇演出不僅讓她收入倍增,還為她的從影之路奠定了非常豐厚的基礎。
1933年,經人介紹,舒繡文加入了上海藝華影業,接演了自己的首部電影《民族生存》。
同年,舒繡文又接演了《中國海的怒潮》。
兩部電影的參演經歷讓舒繡文真切地感受到了作為電影演員的不易以及自己在表演功底方面的差距,但是她也慶幸自己終于找到了由衷熱愛的工作和事業。
為了走好演員之路,她甘愿付出異于常人的努力。
在話劇演出和拍攝電影的時候,為了展現出理想的表演效果,舒繡文總會讓與她搭戲的演員用真實的情緒和動作來激發她、觸動她,哪怕是為此而真被男演員扇了一記耳光、或是與女演員一起把頭發拽得七零八落也在所不惜。
舒繡文的敬業精神和認真程度是出了名的,她的表演技能因此節節攀升。
建國后,舒繡文和秦怡、張瑞芳、白楊一起成為了中國話劇舞臺上的四大名旦。
她的演技究竟有多么精湛呢?
建國后,舒繡文在北京人藝上班,有一次,蘇聯的一個資深導演來華訪問,在人藝看了一場演出,演出結束后。
被那位蘇聯導演稱贊的話劇演員,正是舒繡文。
遭遇失婚的她雖有養子,卻仍于無奈中孤獨終老
演藝事業一片大好之時,愛情也不期而至。一位名叫吳邵葦的上海富家子弟對舒繡文展開了熱烈的追求,舒繡文也對這個細致溫和的男人動了心,兩個人墜入了愛河。
可當二人的密戀被吳家人知道后,卻遭到了反對。
吳家認為舒繡文只是個戲子,出身不好,身世復雜,讓吳邵葦同舒繡文斷絕來往。
可癡心一片的吳邵葦鐵了心要娶舒繡文為妻,最終,兩人還是喜氣洋洋地結為了連理。
愛情是真實的,生活也是真實的。
結婚3年有余,舒繡文的肚子卻始終沒有動靜,經過醫院檢查,舒繡文才知道自己的身體無法順利生育。
吳邵葦非常包容、理解自己的妻子,他商量著想同舒繡文一起抱養一個自己喜歡的孩子。
沒想到半年之后,還真找到了一個令小夫妻倆都很喜歡的男孩,舒繡文給孩子取名為舒兆元。從那以后,3口之家過得倒也和樂融融。
當舒繡文憑借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而成為當紅影星之時,吳邵葦的事業卻開始止步不前,甚至開始滑坡。
后來,舒繡文決定去北京謀求發展,丈夫卻以事業都在上海為由而沒與妻子一起同行。
到了北京后,舒繡文的事業順風順水,如火如荼,可作為女人,舒繡文總是放心不下身在上海的丈夫。
舒繡文挑了一個假期,回到上海的家中,想說服丈夫一起到北京生活。
吳邵葦依然細心地做好了一桌妻子愛吃的飯菜,還給妻子舒繡文買回了一包她鐘愛的奶糖。
沒等舒繡文開口說話,吳邵葦說:這頓飯就算是我們之間的散伙飯吧,你的事業太好了,我無法去終生仰望。我已另有所愛,咱們還是分開吧。
就這樣,舒繡文跟丈夫離了婚,兒子舒兆元跟隨母親舒繡文一起到北京生活了。
本以為這樣的打擊就足夠凄慘了,可命運的霜雪依然還是降臨到了舒繡文和養子舒兆元身上。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月,演員出身的舒繡文倍受摧殘,常常有人無端地闖入她的家中,不僅對她拳打腳踢,有時還進行羞辱和折磨。
長此以往,舒繡文患上了嚴重的肝病和心臟病,可那些人還是不肯善罷甘休。
舒繡文的養子舒兆元也因母親的原因而受到了牽連,先是丟了工作,后來又被發配到外地務工。
舒兆元只身來到異鄉,孤獨之中才知道自己始終牽掛著病重的母親舒繡文。
等到舒繡文彌留之日來臨,舒兆元才接到回京探母的通知,但當他飛奔著趕到醫院病房的時候,舒繡文已經撒手人寰,臨死無人送終太過凄慘。
有人告訴舒兆元,舒繡文臨終前一直念叨著一句話:兆元啊,你怎么還不來看媽媽???
回顧舒繡文的一生,可謂是曲折坎坷,嘗遍了人間的苦辣酸咸。她始終沒有讓自己放任自流,而是以強烈的進取心促使她不斷攀登到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