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題材劇《鼓樓外》正在北京衛視熱播,劇中呈現了原汁原味的北京風情和“藝大于天”的工匠精神。于震則顛覆性演繹了木匠出身的手藝人于鐘聲。日前,導演兼主演于震接受媒體采訪,暢聊了他對這部劇的拍攝感悟和文化解讀。
在大熱劇《人世間》中,于震飾演的駱士賓人見人恨,此番在《鼓樓外》中,于震則顛覆性出演木匠翹楚。于震說,于鐘聲是典型的手藝人性格,比較悶,比較認死理,做事一根筋。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他的命運也發生改變,做了很多行業,比如路邊攤煎餅,然后賣雞蛋、養鴕鳥,做成了綠色家庭產業鏈,然后和別人合作做成了上市公司,事業做得越來越大。但是當事業做得很大的時候,他反而發現所有東西都沒了,愛情沒了,兄弟情沒了,親情也沒了。他突然發現人生最重要的是情感,并不是你的事業做得有多大,地位有多高。這個人物最吸引于震的地方在于他的踏實和堅守,“當利益和自己堅守的底線發生沖突的時候,利益一定是給底線讓路的。這是于鐘聲這個人物的根,無論他做什么行業,做什么事,這都是他堅守的。這種精神在當下,挺難得的。”
《鼓樓外》涉及到很多傳統木工手藝,于震透露,玩家具是他最大的業余愛好。他中戲畢業進入北京人藝的時候,便跟著編劇鄒靜之、老戲骨王剛一塊玩老家具,“他們手把手地教我,讓我對老家具有了一些了解。我幾乎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是在家具城或是木工房度過的。從看木頭開始,這是什么木頭、什么時間、什么材質,然后怎么做?明清家具有什么特點,到民國又是什么特點?挺好玩的。這么多年我一直堅持著這個業余愛好,所以這是我平常生活中的一點小積累。”
于震特別提到,一提鐘鼓樓,北京人都知道,但什么是北京中軸線,中軸線涵蓋哪些地方?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豆臉峭狻愤@部劇就很好地反映了什么是中軸線,什么是鐘鼓樓,北京中軸線有多美?這個劇對北京中軸線會起到一個宣傳作用,希望全國觀眾看了《鼓樓外》后知道,北京的中軸線原來是這樣的。

